清
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人间四月
——写在2020年清明节
曹玉雪老师
今天,举国哀悼逝去的烈士与同胞,国旗半垂,鸣笛声声。人生过半,这样的举国哀悼,我已经经历了三次,另外两次,一次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时,一次是2010年玉树地震时。不论是天灾还是人祸,以生命的逝去作为结尾,都是人间不可承受之重。
这次疫情照出了很多人,很多事,很多观念;它同时也改变了很多人,很多事,很多观念:关于责任,关于英雄,关于幸福的定义。如果,哀悼只是停留在悲痛三分钟的泪水中,而不是深入到居安思危、防患未然的人心里;改变也只是在疫情的硝烟还未散尽之日,而不是灌注在大家日后的余生里。那么,这么多鲜活的生命就真的是枉死了,那些牺牲在这场战疫中的英烈们也真的会永远含恨九泉。
天气暖和了,该收纳起厚的衣服了,阳阳说围巾可以收起来了。嗯,也对,这又不是在美国,它确实派不上用场,因为大家是戴口罩的。戴口罩确实有很多不便之处,这毋庸置疑。可于人,它防止传播;于己,它避免感染;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它给了大家最贴身也最贴心的防护。意识形态不同,学问观念各异,可是,口罩对于防疫的功勋,全球有目共睹。
还有,你发现了吗?戴着口罩,只露出心灵的窗口——眼睛,每个人都显得很美。因为,不管狰狞的、阴险的、丑陋的、傲慢的、自大的,这些词都和眼睛无关,它们关乎的是嘴,是脸,而这些嘴脸都被口罩遮住了。还有,对于勤俭持家的女性来说,口罩还有一个用处:省口红!只是,一个行为持续二十一天,就能成为一种习惯;那戴了六十多天的口罩的大家,又会养成怎样的习惯呢?
武汉久违的热干面面馆开业了;
大连援鄂的第一批医护人员在昨天解除隔离,投入春天温暖的怀抱;
碧海蓝天间又见白鸥翔集;
大家辽宁的高三复学日期终于浮出水面,其他年级学生回校也就指日可待了......
经过两个多月的等待,终于一切,都在向正常、平常、日常靠拢。
过去的三月,
东风不来,
柳絮不飞;
蛩音不响,
春帷不揭;
而现在,
你是爱,
是暖,
是希翼,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2020年4月4日
供稿:曹玉雪
编辑排版:成娟
审核:张任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