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为了切实加强对课题研究的有序进行,确保课题研究的按期完成,学校专门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并进行了具体的分工安:
项目负责人: 陈凤仁(校长)负责课题研究的全面工作,具体负责学校制度的建立健全;
成 员:杜彦 具体负责课题的实施和协调
何春燕、霍玉侠、姜雪俊、万露明、孙秀秀负责“档案袋评价”的构建和实施
马霄平、闫琳琳、陶慧敏负责资料的收集、归纳与总结
2.理论学习.课题组全体成员认真学习有关教育的论述,及各种教育教学理论,特别是认真学习有关新课程评价的理论. 查找相关的资料,并编印成册
3.专家引领,传经送宝。
07年七月初课题组请来了大连市教科所的梁卫所长,从“教师为什么要进行教育科研、教师应如何进行课题研究、课题研究的步骤”三个方面进行了引导。同时,结合具体的课题,从课题的选定、方案的制定、材料的整理及报告的撰写等方面为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作了详细的引导。专家讲座贴近教师的实际,操作性强,所讲的就是广大教师想了解的,所以,整个听课过程教师们都很投入,认真地做着笔记,此次报告在全体教师中形成强大的思想震撼。
4.开题论证
由教科研专家组成的评审组成员于07年八月对该课题进行开题论证。评审组成员认真听取课题《研究方案》汇报及相关情况说明,仔细查阅有关资料,一致认为该课题研究目标明确,内容丰富,研究方法科学、得当,研究过程步骤设计合理,思路清晰,理论依据充分,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实用性。
5.问卷调查
研究性学习课程要求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它反对通过考试等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它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建立一种以“自我反思性评价”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基于以上目的积极开展问卷调查工作,了解学生更期待一种什么评价方式,从那些方式评价,本课题组设计了《我希翼研究性学习这样评价——研究性学习评价调查表》的调查问卷,通过并对全校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及时总结分析了这次调查活动的情况,并完成了调查报告。
6.定期开展课题组成员座谈交流
课题研究是一种典型的协作,大家立足“课题”引领,构建交流的新平台。适时召开小型的课题研究研讨会,认真整理研究过程和研究资料,对研究结果进行理论分析,调研课题的研究情况,督促课题组成员围绕课题撰写课题研究论文、整理研究的资料。
在后续的课题研究过程中,大家会扬长补短,总结经验,修正不足,为后面的课题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